宋朝的政经情势-华体会登录手机版最新

mar16

宋朝的政经情势

时间:2021/03/16 19:45 | 分类:宋朝历史

以下文字资料是由(历史新知网www.lishixinzhi.com)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,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!

宋朝的政经情势

第一先是重要人物及其事迹

宋太祖赵匡胤(927~976)

宋朝开国君主,涿州人。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,武艺高强,创太祖长拳,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,掌握兵权。后发动陈桥兵变,即帝位,国号宋,结束五代扰攘的局面。天下既定,务农兴学,慎刑薄敛,与百姓休息,但过度重文轻武、偏重防内,造成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。在位十六年,庙号太祖。

宋真宗赵恒(968-1022)

宋太宗第三子。以王钦若、丁谓为相,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,荧惑朝野,帝亦淫于封禅之事,朝政因而不举,景德元年(1004年),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,宰相寇准力排众议,劝帝亲征,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,宋战胜辽国,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,不顾寇准的反对,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"岁币"于澶渊定盟和解。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。在位二十五年崩。为守成之主,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。

宋神宗赵顼(1068-1085)

英宗之子。即位后,有恢复河朔之志,用王安石行新法,励精图治,惜以急于求成致败,又欲取西羌不果,饮恨而殁。在位十八年。

范仲淹(989 ~ 1052 )

       范仲淹,字希文。和包拯同朝,为北宋名臣,吴县(今属江苏)人,少年十家贫但好学,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,有敢言之名。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,因而三次被贬。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,相当于副宰相。元昊反,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,号令严明,夏人不敢犯,羌人称为龙图老子,夏人称为小范老子。1043年(宋仁宗庆历三年)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,提出「十事疏」,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,注意农桑,整顿武备,推行法制,减轻傜役。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,陆续推行,史称「庆历新政」。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,因而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,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,卒谥文正。

        范仲淹喜好弹琴,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,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。他工于诗词散文,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,文辞秀美,气度豁达。他的《岳阳楼记》一文中的「先天下人之忧而忧,后天下人之乐而乐」两句,为千古佳句。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。

 2007-03-30 18:37:24 补充:

苏轼(1037-1101) 

        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四川眉山县) 人。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,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,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,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,仕途生涯十分坎坷。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,嘉佑二年进士,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,礼部尚书。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;历徙湖州、黄州、常州。哲宗嗣位,召至京师,任中枢舍人。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「不可尽改」而出知杭州。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,苏轼又被一贬再贬,之贬到海南,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,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。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,享年六十六岁。高宗朝,赐太师,谥文忠。

 2007-03-30 18:39:30 补充:

包拯(包青天)

        包拯(999-1062)自希仁,芦洲合肥人(安徽合肥),北宋天圣五年(1027)进士。

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,先后出任京东,陕西,河北等路转运使,每至一地,都以减轻民间负担、改革弊政、发展生产为己任,提出了「宽民利国」的经济思想。多次为了国家大事,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,论斥权幸大臣,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,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。

 2007-03-30 18:39:37 补充:

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,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,时刻警惕,以国家大事为重。请求仁宗虚心纳谏,分辨是非,不要搞「先入为主」,偏听偏信,而要爱惜人才,除去苛刻,严正刑禁,禁止妖言邪说,不随意大兴土木,如此等等,朝廷多采纳施行。

 2007-03-30 18:41:35 补充:

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,铁面无私,敢于碰硬,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,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。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,亲切称呼他为「包特制」。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「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。」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。

 2007-03-30 18:46:06 补充:

以下南宋名人:

宋岳飞(1103~1142)

为宋朝名将。事母至孝,家贫力学。其母亲在他背上刺「精忠报国」四字,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。

公元1129年,金兀术渡江南进,攻陷建康,岳飞坚持抵抗,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「拐子兵」于郾城,收复郑州、洛阳等地,两河(淮河、黄河)义军纷起响应,复欲进军朱仙镇,惜宰相秦桧力主和,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,召还,诬以「莫须有」的罪名而死于狱。

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「岳家军」,金兵非常害怕「岳家军」,人们流传着「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」。

 2007-03-30 18:47:12 补充:

辛弃疾(1140 - 1207) 

      南宋词人。字幼安,号稼稼轩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山东已被金兵所占。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,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辅使等职。任职期间,采取积极措施,招集流亡,训练军队,奖励耕战,打击 ... 豪强,注意安定民生。一生坚决主张抗金。在《美芹十论》、《九议》等奏疏中,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 ... 形势,对夸大金兵力量、鼓吹妥协投降的人,作了有力的驳斥;要求加强作战准备,鼓励士气,以恢复中原。

 2007-03-30 18:47:24 补充:

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,均未被采纳,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,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峣、铅山一带。晚年韩侂胄当政,一度起用,不久病卒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艺术风格多样,而以豪放为主。热情洋溢,慷慨悲壮,笔力雄厚,与苏轼并称「苏辛」。

 2007-03-30 18:49:37 补充:

文天祥(1236─1283)

 2007-03-30 18:54:50 补充:

第三关于政经情势缺陷及弊病

北宋在统一北方地区后,社会经济、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,海外贸易也很发达。范仲淹的“庆历新政”、王安石变法,虽然没有能完全实现北宋的长期强盛,但也解决了一些社会矛盾。方腊、宋江农民起义反抗了宋徽宗时期腐朽 ... 的统治。金灭北宋后,南宋基本是偏安在江南地区,没有了北伐重新统一北方的雄图大略。同一时期,契丹人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辽(947-1125—);党项人在宋之西北部建立西夏国(1038-1227)。

 2007-03-30 18:54:57 补充:

宋、辽、西夏成鼎足之势。1115年,女真人在北方建立金国(1115-1234)。金于125年灭辽,1127年攻入宋都开封,掳走徽、钦二帝,北宋灭亡。宋高祖赵构在南京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即位,后逃亡临安(今杭州),长期偏安江南,名将岳飞的北伐抗金在统治者看来也仅是为了更好地偏安自保。南宋末年贾似道的贪权误国加速了南宋的灭亡。

 2007-03-30 18:55:28 补充:

这一时期,科技上的成就尤为显著,指南针、印刷术、 ... 等三大发明得以继续开发应用,其中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;苏颂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—水运仪象台;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,在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。文化方面,理学盛行,出现了朱熹、陆九渊等理学家,道教、佛教及外来的宗教均颇为流行。北宋欧阳修编纂的《新唐书》对唐史的保存有很大的贡献。

 2007-03-30 18:55:36 补充:

而司马光主编的《资治通鉴》更是编年史的典范。文学上出现了欧阳修、苏轼等散文大家;宋词是这一时期的文学高峰,出现了晏殊、柳永、周邦彦、李清照、辛弃疾等一代词宗;宋、金时期话本、戏曲也较盛行;绘画则以山水花鸟著称,著名的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是中国绘画上的不朽之作。

 2007-03-30 18:59:39 补充:

第一先是重要人物及其事迹 

王安石,字介甫,号半山老人,宋临川人。博览强记,工书画,尤善诗,而文词简练。神宗时为相,改革政治,锐行新法,因反对者众多,没有成功。封荆国公,卒谥文。着有周官新义、临川集、唐百家诗选等。

 2007-03-30 19:02:19 补充:

第二是关于农务的制度

宋代大兴水利,大面积开荒,又注重农具改进,农业发展迅速。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,例如梯田(在山区出现)、淤田(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)、沙田(海边的沙淤地)、架田(在湖上做木排,上面铺泥成地)等。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。至道二年(996年),全国耕地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顷。到天禧五年(1021年)增加到五百廿四万七千五百余顷。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,例如新式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。代替牛耕的踏犁,用于插秧的鞅马。

 2007-03-30 19:02:35 补充:

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。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,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。北宋时宋真宗从占城引进耐旱、早熟的稻种,分给江淮两浙,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稻尖米,又叫占城米、黄籼米。

 2007-03-30 19:02:47 补充:

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。一些北方农作物粟、麦、黍、豆来到南方。棉花盛行种植于闽、广地区。茶叶遍及今苏、浙、皖、闽、赣、鄂、湘、川等地。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。南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,有「苏湖熟,天下足」之称。甘蔗种植遍布苏、浙、闽、广、等省,糖已经成广泛使用的食品,出现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制塘术的专著:王灼着《糖霜谱》.

 2007-03-30 19:04:48 补充:

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,大致延续唐末的两税法,但增加了丁税。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民负担,因此王安石变法时有免役法的推行。

网站地图